Sunday, October 14, 2012

關於真正的效率

上週對自己工作效率做了些觀察。不過這幾天因一本書在思考另個相關、但略為不同的問題。

作者是位和老婆、18個月大的女兒,一起在紐約生活的作家。平日關心環保,對北極熊因溫室效應導致冰層融化,游不到浮冰而溺斃、甚至餓得吃起彼此的幼熊,會感到憂心的人。

他一直覺得人類該停止一些破壞性活動,但深感無力 (「如果政府無作為,我又能怎樣?」)。他雖然抱怨連連,每天還是繼續生活。直到有天突然想通,或許不是無法改變,而是能否挑戰自己,改變自己。他因此決定來實驗:在現代化都市中,是否可能過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生活。也就是說:負影響 + 正影響 = 零淨影響 (no impact)

他了解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事,因此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不製造垃圾 (不用一次性產品、拒絕包裝)、第二階段只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 (步行、腳踏車)、第三階段則透過食物選擇,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透過種樹、清垃圾、捐款,試著產生正影響。

實施後,才發現困難重重,因為將資源平白浪費的生活方式,已根深在我們的日常行為。為了便利及舒適,我們使用許多一次性產品,大量的耗用能源並產生垃圾,並導致環境生態問題。若我們因此更快樂,也就罷了。偏偏為了擁有這種「消費力」,我們長時間工作、和家人疏離,並透過媒體來麻痺工作的疲勞。結果卻是,我們變得更累、更孤單、也更不快樂。

他的實驗讓他察覺,我們的消費式生活,可能只是個無窮止盡、但和真正快樂無關的迴圈。

有天他帶女兒從保姆家回來,卻遇到大雨。因為不搭交通工具的原則,他只能眼看著許多空計程車從旁而過。他試著撐傘讓女兒不淋到雨,但女兒卻開始哭。一個大風吹來讓他們都淋濕 ,女兒卻不哭了。他試著遮雨,女兒又哭了。幾次下來他才注意到,女兒不是被雨淋濕而哭,她是因為雨傘害她淋不到雨才哭的。

另一天,他想帶女兒去公園玩,女兒卻玩起路上消防栓上的小鏈子,他一開始還想快點帶她「去公園玩」,但在女兒大哭後投降。他才驚覺,其實不用到公園,女兒已經玩得很盡興了。

效率或許可被定義為: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既有、甚至更多的工作。簡單說,從 A B點,可以更快的達到。不過,若我們更快完成更多事的結果是:把自己累死、和親友疏離、並造成自己的不快樂。那也許我們已忘了,效率真正的目的,或我們做事原有的初衷。

如「與成功有約」的作者 Stephen Covey 說的:我們該小心,當很快的爬上一座山時,才發現那並非自己該爬的山。這表示,做的事雖然有效率 (efficient),卻非有效益 (effective)。當事情的快,其實已偏離我們真正的價值觀、信念、或內心渴望的事物時 (如愛、被接納、被尊重、平靜、快樂)。或許是該停下來,慢一點做、多一些想,什麼才真正重要的時候。

下雨的那天,結局是這樣的:

『當我終於學會不再把周圍風景只看成檔在這個地方跟下個地方之間的空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是這樣的:我把伊莎貝拉從肩膀上放下來,讓她跳進一個小水坑,濺濕了她的鞋子和褲子,為了好玩,我也跳了進去。伊莎貝拉開心地笑了,她伸直手臂用手掌接雨水,她張開嘴巴,伸出舌頭,抬頭仰望天空,我也試著那樣做。』
Colin Beavan 環保一年不會死」(No Impact Man)

4 comments:

  1. 有同感!獨立工作以來,我有個階段曾致力追求效率,但觀察到特別有效率的時候,卻有不少時間是衝往錯誤的方向。於是我發現“抽離”是必須的,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抽離出來,不工作,才可能看清楚往哪裡去,也才有機會像書中作者發現的:還沒走到公園,但是要帶女兒出去玩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ReplyDelete
  2. thanks for the comment! :) 的確, 所謂 do the right thing, then do the thing right. 這或許是有順序的..

    ReplyDelete
  3. 以為自己喜歡、希望自己追求和真正能讓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不同,但很難分辨。

    ReplyDelete
  4. Thanks! 的確.. 是難以分辨, 特別是我們常會把外在期待內外為自己的目標..

    不過, 了解自己真實的價值觀, 應該還是值得去做的事..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