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三十而立」,昨天讀到一位美國人,他是「三十而退」。
很多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是否賺了很多錢?或中了樂透、繼承一大筆財產?其實都不是。他和太太只是一般的中產受薪戶,和許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開始領薪過日。他也非有了龐大財產後才退休。而是透過「避免浪費」及「盡早投資」,使生活開銷完全可透過投資產生的現金流來提供,因此即使不工作,每月支出仍有保障。
他剛畢業的第一年也和多數人一樣,立刻買了新車、電腦設備及家具、常去
party、並偶而「犒賞」自己。第一年約
4
萬多美金的年薪,只存了五千左右。但從第二年開始,因希望提早結束對工作的依賴,而開始改變生活方式,並持續累積財富。
透過住在便宜的科羅拉多州
Boulder、靠單車交通、自己煮食、及只用二手或贈品生活,他和老婆及
7 歲兒子,每年僅要
2.5 萬美金即可生活
(約台幣 75
萬,相當於每月 6
萬多的支出)。而這個數字,可以完全透過他們每月的租金收入支付。此外他還有指數型及退休基金的投資,但因不須支出,只會持續再增值
(換言之,他即使不工作,財富還在持續增加中)。
如果你猜他可能過得像苦行僧,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不但擁有一棟無貸款、市值
40 萬美金的房子
(室內面積 73
坪,加四套衛浴)、五部電腦及高速網路、全套音響及樂器組、七部腳踏車、可蓋房子的整套木工工具、及兩部車。他們也常旅行
(每年旅行約 3
個月),每餐都吃豐盛的有機食物,且住在鳥語花香、十分接近自然的區域,又可便利的直達都市。
其實這和很多中產階級的生活沒兩樣,那差在哪呢?以他的說法是,他們少了一種叫「其它」的花費:他們只買常用、且可用很久的物品,不買高跟鞋或按摩等「奢侈品」、一個月才外食一次,也很少開車
(只在去其它城市時才開),主要靠腳踏車通勤。只養一個小孩也較省,且不亂花
(自己做玩具、每月只花他們約
300
美金)。最後則是,他們沒有負債,也不舉債度日,他提到若加上房貸車貸,這樣的生活每年要多個
6 萬美金 (180
萬台幣)。
不少人聽他「30
則退」,除了驚訝及不信,另一種反應是:我喜歡我的工作,並不想過無聊的退休生活。但這邊的誤解是,一個人退休後仍可繼續工作,並非就不再做事。只是你不再為了需要生活,而「必需」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退休的意義是,你不用再「為錢工作」,可以做任何自己感興趣、或有意義的事,一樣可以忙碌。
看了 MMM
的故事,敬佩之餘,主要還是訝異「真相」的確和一般的觀點差很多。多數人都相信自己需要穩定的薪水、持續的工作,生活才有所保障、或有一定的生活品質。真相是:你其實不需要很多年、長時間工作,才能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你也不需要靠大量消費
(其實是浪費),來維繫一個所謂的「現代生活」。養小孩,其實未必得花大錢。也不需要透過犧牲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時間,來換得自尊、健康、快樂、或幸福。
或許這是
MMM 的親身故事中,真正重要的訊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