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9, 2012

Less is More

17 歲那年剛從美國回台灣,就遇到生命中第一個較大的挫折:下飛機兩週後去考聯考,結果 7 科總分才 150,連繳志願卡的最低門檻180分都沒有。對從小就被父母灌輸,讀到研究所畢業才是正途的我來說,第一次發現生命的軌跡,似乎不如原先預期。

當時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是否要繼續?但捫心自問,我對「讀書考試」其實沒有太大的興趣或能力。對我來說,那是痛苦又事倍功半的事。因此開始想:為何我要讀大學?而不是做自己更感興趣的程式設計?當時的主要答案是:因為有學位才有好工作,也才會有好收入。

我又問自己,若賺不到所謂的「好收入」會如何?發現答案是:那就有很多東西無法買或擁有:無法買車子、無法買房子、也可能無法過「好的生活」。我問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那介於擁有車子、房子、好的生活,和做自己喜歡的事,該選擇哪一個呢?

我發現,如果我可以不需要車子、房子、和好的生活,那就不一定要有好工作、好收入,也就不一定要讀大學,或為了進大學,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我還是可以去讀大學,但那會是一種「選擇」,而非一種「不得不」。我可以花大部分 (若非所有) 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及想做的事,讓自己更快樂。

17 歲那年,發現一個道理:若我每個月只需不到一萬元台幣就可生活,那我就不需要為了錢,去做任何我不想做的事。我也可以擁有,選擇要做什麼事的自由。我發現這種「選擇的自由」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所以從那時起至今,我每月的花費都在一萬上下。

我後來發現,因為這個選擇,我可以在很多時候,做出很多人無法做的選擇。也可以在很多時候,仍然忠於自己的初衷,繼續做著自己喜歡做、及想要做的事,而非受制於外在。

後來因緣際會,我還是進了研究所。不過第一次和指導老師會面時,就表示自己「只想做研究,不打算畢業」。因為不打算畢業,所以我把許多畢業要求,都盡量延後,而專注在真正重要的研究上。也不須因擔心無法畢業,而強迫自己做一些只是為了滿足老師或制度要求,而「不得不」去做的事。

不過也因為有機會專注在最核心的事務,後來在實驗室只待三年,就達到主要的畢業要求了。

這個原則,在自己開始有小孩後,覺得也很適用。許多父母會覺得,現在養小孩要花許多錢,因此「不得不」要多賺點錢,「不得不」在外面長時間工作,也「不得不」做很多自己雖不情願,但「不得不」做的事。

我對小孩的期望很簡單:就是「健康、快樂」。至於教育,只要會「聽說讀寫、加減乘除」即可。我發現,若把期望降到最低,要花的錢、要煩的心,可以少很多。不但自己負擔較低、壓力較低、也有較多時間陪家人小孩,甚至自己來帶小孩。

道理其實很簡單,也是老生常談:降低要求就容易滿足及快樂。知足常樂、無欲則剛。

直到很最近我才知道,原來有個名人,每個月也花不到一萬台幣,看來實踐這個概念的,的確較有機會獲得自由。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12

價值與價格


昨天老婆生日,一起推著嬰兒車到我家旁,新開的義式小館晚餐。

這家餐廳剛開,還在「試營運」。先前問過可否做素食 (因老婆和我都是茹素者),前幾天朋友吃過也推薦。基於好奇,也基於想給開店的年青人一些鼓勵,老婆和我都想去嘗看看。

其實這一區已有些餐廳,附近更早也開有義式料理,不過我們吃過後不感到特別,就沒再拜訪。這次也是想看看,這家店是否有機會做起來。

早在未開張前,路過就常看到店門前的小圓桌,擺滿著飲料,旁邊坐著兩三個年輕人,邊討論邊喝飲料,似乎在規劃什麼。時而抱頭、時而思索,一看就是為了某個夢想準備創業的樣子 (簡單、灑脫、而隨興)。他們似乎不太在意周遭人的眼光,而埋首於自己的規劃。當時也在想,不知他們是玩真的,或只是年青一時的創業衝動,想一圓開店的夢。對創業的艱難卻未必了解,或抱有羅曼蒂克的想法。

就這樣我們來到這家店。點了一盤麵、一碗沙拉、及一盤薯條。吃過第一口,老婆就告訴我:「我覺得這家店會做起來」。我也同意。

因為店面不大,我們坐的 1F 吧台沒幾個位子。不過一坐就發現花瓣一般的燈光從上投在桌前,頗有特色。店內的擺設和空氣中慵懶的義式歌曲,的確有在國外用餐之感。食物部分,沙拉的醬料配得入口,手調的紅茶有淡淡的薄荷味 (調茶的男生,就站在前方吧台工作,很不好意思的聽我讚美)。麵除了造型佳,口感和調味亦是大飯店水準。

我和老婆因此有個愉快的晚餐,女兒也很乖的沒怎麼吵鬧,略為哄哄就安靜,似也 enjoy 這家餐廳的氣氛。而這過程中,至少又來了三組客人,到樓上座位用餐。

結帳時和看似老闆的年青人小聊。他看來很年青,才從學校畢業。問他為何選在這邊開店?他答因為想先試練團隊的能力和默契,不想一開始就做太大或宣傳。另一側較明顯的店面租金也較貴,因此先挑這面較小、不明顯的位置。我再問他是否以附近住戶為客群 (因附近是大批的住宅大樓,有許多住戶)。他的答案讓我驚訝:不是,是希望做到外地客人,因食物好吃才過來,甚至是專程慕名而來。客群因此未必是附近住戶。他們的價格雖較貴 (一份麵約 200-300 ),但用的材料也相對較好,較有品質。

聽了他的說明,可以感到老闆的雄心,也看出一種或許在年青一代老闆間,將要普及的思維:我們帶來的是「價值」,而非「價格」。你來用餐,是因為我們的東西真正好吃,有這個價值,而不是因為我們離你較近、或東西比較便宜。

記得先前讀PaulGraham 的創業文章時看過:餐廳競爭很激烈,很多都活不到一年。但食物棒的餐廳似乎總會成功:就算餐廳很貴、很擠、很吵、很暗、很遠... 甚至服務很差,人們還是會持續來。當然你可以用些花招,讓普通的食物亦吸引到顧客,但這樣其實風險較高。比較簡單的作法是:直接把食物弄好吃一點。

這家店已得到我和我老婆「覺得好吃」的評價,希望他們可以做起來。這家名叫「咕咕義小餐館」(Bistro Good Good Eat) 的店,至少從名字看來,已抓到一個精要:要「好好吃」才行。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12

聽說讀寫、加減乘除

女兒最近剛滿兩個月,和老婆決定先自己帶看看,暫不請褓姆。這在我和老婆都有全職工作,又無父母協助下,最近還蠻忙碌的。

不過有個感覺是:自己生的小孩,總要自己「負責」:) 在台灣很習慣 out-sourcing,例如吃飯可以 out-source (外食),學習可以 out-source (補習),申請學校可以 out-source (代辦),當然養小孩也是可以 out-source (保姆)。自己雖無法免俗,常常外食。不過總覺得有些事該自己來,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快樂 (或辛酸)。不然人生縱使過去,不免有些白活。

也會和友人聊到小孩未來的教育,怎麼教,讀什麼學校等的。我都會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引起的反應,若非驚訝,就是感到不可思議。

我會說:我家小孩未來的 formal education (正式教育),只要學會「聽說讀寫、加減乘除」就結束了,剩下的隨她自己發揮,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任何額外的學習,除非是她自己要求的,不然我們不會主動給。甚至若需要錢,部分也要自己想辦法。我老婆這時就會再補充:只要她品性良好,健康快樂就好了 (真是慈愛的媽媽 :)

我這樣的想法,部分根據個人成長經驗,部分來自他人的啟發。

其實從小到大,我和學校體制一直不太「相容」。小學在台灣雖還算愉快,但作業總是最後才做。大學則是一連串的災難 (對我和學校皆然):前後考過三次聯考、一次轉學考、從同間學校拿過三張退學通知、研究所換過三次指導教授,一次也差點要被踢出去,...

也一直覺得:大部分自己感到有用的學習,都是自學來的。包括怎樣寫程式,怎樣與人互動、怎樣teamwork... 等等。令人尊敬的老師雖還是有,但負面教材式的老師不幸的居多。

我老婆的話,雖然已在大學任教了,她會的實用數學,大概只有小學程度。我的話,雖然已要靠程式專業來生活,但學校學的多數東西,早就都還給老師了。

一次機緣聽到瑟谷小學的模式 (中文版:瑟谷傳奇):基本概念是:此間「學校」沒有任何制式課程,所有的大孩小孩,都是基於興趣,自己去找想做的事。可以是玩 (某生每天上學,除了釣魚外啥事都不做,一連好幾年),可以是學 (有人去廚房和廚師學怎樣做菜、或找懂的人學數學)、也可以是做事 (自己辦拍賣會籌款去旅行)。裡面的學生,雖然不一定知道今天在學校會做什麼,但一定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將來要做什麼。

一位學生因為對「死亡」著迷,不僅閱讀大量書籍,到臨近大學參與解剖課,離開後也開了家成功的殯儀館。一群學生,因為主動想學,在六週內把美國小學六年的數學都學完了。這個故事被另位數學老師聽到後,覺得十分合理:因為數學並不難,難的是通常學者無心。

我得到的啟發是:人只要是做自己感興趣、想做的事,就一定會做得很好。

所以,「聽說讀寫、加減乘除」是最基本的工具。工具齊備,就可自己去探索世界,享受人生這個旅程了。

祝我家妹妹,這趟旅程愉快! :)

Saturday, September 08, 2012

創業及資本主義的「秘密」

最近在閱讀 PayPal 創辦人 Peter Thiel 今年 (2012) 開始在 Stanford 開設的 CS183: Startup 隨堂筆記,收獲頗豐。先前對 Peter 認識不多,不過讀過這些筆記後,對這位前輩深感尊敬,也覺得他除了創業有成,亦是位思考深刻的思想家。

Peter 本身的背景是法律,原本差點就要被選當聯邦法官。但因命運的安排,法官沒當成去了金融圈,幾年後因看上 Internet 上的付費商機而創辦 PayPal

這份筆記記錄 Peter 對創業、矽谷、及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觀察及理論,也挑戰許多我們對創業一些常有的「誤會」,相當推薦所有對創業感興趣的人一讀。不過這邊我先挑個蠻有趣的概念來分享。

簡單說,Peter 認為每個 startup (或成功的企業) 背後都代表這一個「秘密」(secret)。何謂「秘密」? 就是雖然是真理 (truth),卻很少人知道、或認同的事情。舉例來說,Google 成立時已有數家公司在做 search,包括 Yahoo, AltaVista, Lycos 等。Yahoo 對此業務甚至不太重視,因為覺得已經沒太大改善空間了。不過 Google 知道一件別人未注意的事:透過網頁間的關聯來搜尋,會比單純比對頁面關鍵字更有效。他們證實了這個作法,也建了家典範公司。

這是所謂的 natural secret (自然法則秘密)。除此之外,另一種是 human secret (人為秘密),就是基於某些理由,持有者不方便或不願透露的。一個有趣的「人為秘密」是競爭的價值。多數人可能會覺得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競爭」,有競爭才有效率、進步。培養自己的諸多能力,高人一等,才有「競爭力」,也才會成功。

但或許,競爭對產生價值,甚至其本身的價值,可能根本被高估了 (over-rated)。簡單來說,當一個市場是經濟學中的完全競爭狀態時,一切都以最透明有效率的方式運作,利潤是最微薄的,只有「工錢」可賺。反之,在一個獨佔或寡佔的市場,賣方通常可自訂價格,其超額利潤不僅存在,也較豐厚。因此,以創業來看,第一個問題可能不是:「要怎樣才能打敗競爭者?」而是「什麼市場獲利可期,但根本還沒人做?」這樣才有機會帶來最佳獲利。

有趣的是,這個「秘密」不被人知,部分原因是已經在獨佔或寡佔市場的高獲利公司,通常會大叫著競爭激烈,讓別人以為這邊有可怕的競爭,而不想或不敢進入 (達到他們繼續獨佔的效果);而處在競爭激烈中的低獲利公司,為了和對手做出區別,通常會大叫著他們是最獨特的:有獨特的商業模式、獨特的產品、獨特的客群..,導致聽者以為就是因在這種低競爭的市場,才獲利不良。

Peter 的建議因此是,若要創業,該問自己:「什麼重要的真理,很少人會同意你?」("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而商業版的說法就是:「什麼有價值的公司,沒有人在建立?」("What valuable company is nobody building?")

身為資本主義下的成功者及第一手觀察者,Peter 有頗多經驗及見解。不過這類的資訊或知識,通常只在同業或朋友間分享。他願意跑到 Stanford 開課並公開他的觀察,是非常難得的。這邊要感謝他的分享,及把這堂課內容記錄下的學生 Blake Masters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12

市府補助申請感想

前兩天去了台北市政府對我們申請的「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劃」做報告,頗有感觸。雖說是十分感謝委員最後的支持,及承辦單位極力想協助我們的心,但還是感到許多挫折。

這個補助基本上就是:針對在台北市設立的公司,可提出 proposal 來申請研發相關的補助。政府最多可出到一半,最高到 300 萬的總經費。算是補助非貸款,所以不用還給政府。對小型公司來說,不無小補。先前也因這樣,所以合作的「意門科技」有去申請。

前陣子亦有朋友感興趣,想問我如何申請,過程如何。而我的建議,從那時到現在仍然是:可以的話盡量不要,過程相當辛苦,且可能要付出許多成本在行政事務上,有時多到讓你無暇專注在最核心的研發或經營上。

其實這個計劃立意良善,若執行妥當應可協助許多新創公司,度過最艱難的草創期。但問題在哪呢?負責計劃執行的人員其實都很 nice, 也很幫忙。而審查的委員,也盡心盡力的在把關,希望政府的錢沒亂花,而花的錢可產生效益。大家都在做該做的事,但感覺仍事倍功半。

若說最核心的問題,應該算是「制度設計不良」。

怎麼說呢?首先就是要提出申請,要先產生厚厚一本的申請書,光是產生,就可用到一個全職人力一兩個月 (我們是用了數月慢慢產生的)。這也是為何有專門的顧問公司會協助公司申請,且生意很好。審查過後,光是 copy 就要 7 (對那些樹真是過意不去),而後續的會計記錄、工作時數登記 (對軟體公司來說非常不適用)、研發記錄簿 (希望看到每天寫、且有研發人員、主管的簽名)... 厚厚一疊的 paperwork

審查過程中,我們很大的挫折是:委員根本無法了解我們在做什麼。當然這一部分和我們的報告能力不足,無法有效傳遞主要價值有關。不過有種感覺是,因是學術界背景,除了對產業現況不見得熟悉外 (但還是要盡責的給予批評和質疑),對創業過程的艱辛和困難處,也大概無相關經驗可感同深受的了解。因此可能會用對中大型公司的制度、營運規模、及產業契合度,來要求一個新創公司。

其實新創公司 (startup) 本身,就是還在摸索中的一個暫時性組織 (a startup is an organization formed to search for a repeatable and scalable business model”Steve Blank)。包括產品、營運模式、客戶,可能都還不明確,還在找出一條生路。可能也還沒生意上門,處在燒錢階段。此階段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嘗試、試誤、鎖定主要客群、了解他們需求,並解決他們的問題。因此,探索過程中的失誤、延遲、轉向,其實都在所難免。

但對在穩定公務體系的人來說,這種動態的改變可能很難去了解及體會。因此會有諸多質疑及不解。也會不了解為何太多的 paperwork, 審查點、查核、報告,其實不僅對進度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可能會害慘了 startup, 花費僅有的少數資源在非核心活動上。

這也很難去怪執行的人員,因為他們也是從自己的角度,盡己所能的做好該做的事。所以較有機會的是:雙方要多對彼此的 model (新創公司對公務體系, 及公務體系對新創公司) 有意願去了解、學習、改善、及調整。事情才有改善的可能。

希望未來十年後,我們會看到一個 much more start-up friendly 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