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8, 2012

業,增長廣大

這週發生一件趣事,讓我驚覺到不可因「惡小而為之」。

話說某晚全家到附近一家剛開的麵店用餐。店家是位親切的山西媳婦和她的台灣先生,坐定後才發現麵已賣完,所以改吃水餃。因第一次還不知量及口味如何,只簡單點一下。吃畢老婆仍有未飽之感。

老婆因此提議「那我們來吃泡麵好了」。話說,老婆和我都是「類」環保健康人士 (就是雖然無法 100% 做到,但還是嚮往這種理想),因此上次的泡麵時間可能要以「年」來計。月初去花蓮,老婆一度極想在民宿吃泡麵,但她也用極強的理智克制了。這次總算可一償宿願。

考量到泡麵會產生許多垃圾 (包裝袋、調味包、麵盒),處理垃圾亦有時間成本。所以我接著提議:「那我們就在便利商店吃好了」。反正現在都有用餐區,環境不錯,又可輕易丟垃圾,我倆也幾乎從未一起在便利商店用餐,算是新體驗。老婆一聽也說「好」。

我因有事較晚到,老婆已買了兩份一樣的杯麵,不過我一看就覺得「怎麼一樣?」心想:既然難得吃泡麵,當然要體驗些不同的,就再去看是否有其它選擇。一發現有更大、看起來更好吃的,也沒多想就拿了結帳,心理還覺得「這樣才對」。

覺得「好像不對」是開始泡了後,因為「好像有點多」。也在這時發覺,剛才短暫快速中拿的大碗泡麵,麵碗的材質是保麗龍,也是我一直避免的東西。但木已成舟,只能繼續。

因為是新體驗,一開始時還有小小的新鮮感,覺得有趣。拿出相機照下我倆吃麵的樣子,看起來開開心心的。不過一起吃完小碗杯麵,就開始後悔:好像已經飽了,第二碗其實不必要。但能怎麼辦?買都買了、泡也泡了,就硬著頭皮吃吧。

這時才發現,原以為更好吃的大碗麵,吃起來還有點辛苦。除了身體已飽,繼續吃會「撐」;心理對產生的垃圾,也開始有罪惡感。吃完我們都覺得不太舒服,要散散步。但因泡麵味道較重會口乾,半路上我們又升起解渴之念。正考慮是否要再回去買飲料時,我們意識到,這會花更多時間產生更多垃圾,終於決定回家。

回到家已 9pm 多,要開始做睡前準備了。出門前我們曾考慮自己煮或外食。當時的想法是:還有事要做,外食應該較快。不過事後看來,當初若在家應該早已吃畢,反而時間較多。我家妹妹也受到波及。當晚,她罕見的第一次睡覺時大便。據老婆推測,應該是受泡麵影響拉了肚。因嬰兒體質敏感,媽媽吃了不好的東西,透過奶水嬰兒可能立刻就有感覺。

所以我們這一對以「健康環保」自居的傢伙,是怎樣產生許多免洗垃圾、吃過撐的食物、晚上沒空做事、且讓自己四個月大嬰兒拉稀的呢?

分析起來,起因是一個簡單的「那我們來吃泡麵好了」。之後事情都很自然的發生。我注意到,因為平常自己就有些「偏好」或「習性」,一種幾近於反射的傾向性。一旦條件滿足,就會開始執行。但某動作的結果,可能又是下個動作的觸發條件,事情就接二連三的被啟動。

例如以我來說,我喜歡新體驗。因此一旦決定「吃泡麵」,就想讓這個體驗盡量值回票價,吃不同口味就變得自然。此外「求便利」的習性,也導致會想在外吃而非帶回家,但因此就要買附碗的泡麵 (產生較多垃圾)。老婆當初買兩份,則是因她都很體貼,會想要我也有一份。

簡單說,這些「習性」單獨來看,未必嚇人。喜歡嘗鮮、追求便利、或代人著想,都沒什麼錯。但因為是習慣,當不假思索的套在某個情境時,連鎖反應就接腫而來。而起因,只是個單純的「想吃泡麵」。

佛法中有個概念叫「業」,簡單說就是行為產生的影響。而「業」的特性之一是「增長廣大」。以我們常靠習性 (而非理性) 做事這點來看,為何增長就不難理解。因為一旦開始,後續的動作就會在條件滿足時,觸發預先寫好的程式,並產生一連串、結果難料的連鎖反應。這也類似於科學中的「蝴蝶效應」:東岸蝴蝶一振翅,可能引發西岸的風暴。

那要如何面對呢?多察覺自己的習性可能是第一步,留意自己腦中被寫好的程式為何,才有機會去修改或除錯。但若無法看出自己是被習性,而非意志所主宰的,要改變它可能就難。另個我學到的是,真的需要謹言慎行,因為哪怕是些微的開始,都可能滾成巨大的雪球。

Sunday, November 11, 2012

馬拉松與創業


上週末去參加太魯閣馬拉松,不過因最近較少練習,一直擔心可能被載回來 (馬拉松有時間限制,主辦單位最後會用車,把跑不完的人「收集」回終點)。開跑後就思考起這次要怎樣才可完跑。根據個人經驗 ,完跑基本上有三要素:

  1. 保持節奏
    長跑是非常個人的運動。即便上萬名跑者一起參賽,也較像是和自己比賽而非競賽。除了前幾位「選手級」跑者,不用、也不該和其它人競爭。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跑速。若為了競爭而加快,很可能因身體規律被打亂而無法持續的跑。

  1. 持續呼吸
    跑步主要就是要有能量和力氣,而呼吸是產生能量的主要方式。持續保持深呼吸,就像提供氧氣燒柴一樣,可持續產生能量。若沒有持續燒燃料,再好的引擎也無法保持運作。但持續的保持深呼吸其實需要某種專注及自我意識,並非容易的事。

  2. 平日練習
    不論當天狀況如何,或多認真的使用特定技巧。若缺乏平日練習,當天也難有好表現。一些可完跑的跑者,大概每週都會至少跑兩三次 10 公里以上的練習。若低於這個練習量,要能好好跑完 42.195 公里就頗困難。

第三點當然已太遲,不過前兩點倒還可以做。過了15 分鐘,因為有做到前兩點,稍為寬心了些,繼而開始想:馬拉松和創業其實很類似,兩者都需要毅力,要持續才會有成果,也是多數人不會輕易嘗試的。但完跑的訣竅,是否也適用到創業呢?

我還沒有創業成功過,所以無法回答。但若參考有經驗的人,也許還是可歸納一下。因此想起前陣子 Y-Combinator 合夥人Jessica Livingston 談投資467家新創公司後,觀察到的成敗因素 (中譯)。她列了幾個,不過我較有印象的是:

  1. 決心 (Determination)
    創業會遇到種種困難,並被各種人事物拒絕。決心包括韌性 (resilience) 及動力 (drive) 兩層面:前者是遇到困難不會受挫而退縮;後者是有足夠的動力持續的往前推進。

  2. 理念不合 (Co-founder Disputes)
    許多新創公司都因創業團隊後來想法不一致,卻無法有共識而分道揚鑣。在公司只有 23 人的情況下,失去一人可能就很嚴重,甚至導致公司瓦解。
  1. 做「有需求的」產品 (Making Something People Want is Hard)
    這是大部分新創公司無法做到的,也是早期最易失敗的原因。聰明和決心雖然重要,卻不夠充份。新創事業要能樂於和客戶、市場互動,改善產品,不然難逃被淘汰。

這三點和馬拉松有何關聯呢?要具備創業的「決心」,或許「找出自己的節奏」會有幫助。簡單說,你不會因旁人說什麼或做什麼、肯定或否定你,就亂了陣腳。創業通常始於某個想法、理念,但過程常會遭到各種拒絕,或遇到一些看似有利,實則偏離目標的機會,使自己背離初衷或核心能力。了解並保持自己的節奏,或許較可抗拒各種外在變化。

理念不合則反應著內部的不一致。也就是對該怎麼做、何去何從沒有共識。創業初期通常缺各種資源。其中一種無形、價值卻很高的資源,就是創業團隊的熱情及彼此相互支持的能力。馬拉松中,資源就是透過呼吸產生的能量,持續提供就可持續跑下去。而創業來說,或許也要持續、有意識的維持初衷或熱情、溝通大家的方向及優先順序,才有機會持久做下去。

「做有需求的產品」則是一種基本功,就和平常練跑一樣。若沒有把「滿足客戶需求」當成最根本的職責,平日就和客戶互動、保持對需求的關注以調整產品。就算是決賽日 (產品放到市場營運時) 拼命用撇步,可能也無濟於事。這是平常就要做,卻也最困難的事。

想著這些,慢慢掌握了自己的節奏,也開始跑得較順。雖然平日練習不足還是反應出來 (最後 10 公里頗痛苦的靠意志力撐完),最終還是在 5.5 小時內完跑。馬拉松的經驗能否用到創業,雖見人見智,不過願所有努力想自我挑戰的人,都可以順利完跑人生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