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集團算是自英國1970
年起 Richard
創辦的事業,一開始只是個努力生存的雜誌社,後來卻擴展到航空、旅行、金融
、電信、音樂、甚至健保等領域,目前 5
萬多名員工,分散在全球 400
多家公司。
很特別的是,維京至今仍是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在一般的商業概念中,很少有公司可以在自己本業外仍成功的跨足到完全不同的領域
(想像微軟開始賣起汽水、或經營航空)。但維京卻是在多個領域中都建起成功模式的集團。
他的祕密是什麼?這是訪談主持人問的問題之一。Richard
的回答很簡單:他進到一個產業,只看他能否帶來些改革:做些比現有、無效率的模式,更好的作法。只要有改善空間,又有一群有心的「革命者」,那一家新的維京公司就會成立、並進入新領域。
這樣的作法,其實比較像是一家「有品牌的創投」(Branded
VC) 而非公司,Richard
也承認。
但這些嘗試都會成功嗎?自然是很困難的。有些也會賠錢,甚至多年都在賠錢。主持人提到有人估計維京隨時有一半企業在賠錢。那怎麼辦呢?
多數老闆,或一般「正確」的商業作法就是:就收了吧。讓公司自然倒閉,再把資源轉到獲利更佳的領域或產業。不過這就是維京一個非常讓人訝異的地方:Richard
給每個新公司的保證
(也是他希望維京建立的品牌形象),是「絕不會」讓它倒閉。若持續虧錢,頂多縮減規模、把人員調到其它公司、或改善作法,但絕不會宣告破產後一走了之。
因此,不論是維京的員工或顧客,都願相信「維京」是值得信任的。而被問到他怎樣評估企業是否成功或該繼續投資時,Richard
說賺錢從來不是他的目標,他也從不單純為了「生意」而做事。他在意的是:這件事能否帶來社會的進步改變、還有夥伴們是否會感到驕傲。如果一個集團公司能增進社會福祉,就算在虧錢,集團還是會支持,直到成功為止。
他也舉個例子。他們曾併購一家虧錢的連鎖店,而不論怎樣做都還是持續在虧大錢。但後來適巧維京要跨足行動通訊,因此就將此連鎖店轉形成手機販售通路。卻因此成功將這個連鎖企業體轉成英國最成功的電信通路,帶來比當初投資多好幾倍的收益。
我雖還在「看熱鬧」的階段,但看著、聽著
Richard
的說法,我似乎慢慢看出一個脈絡:他在意的是社會改善,及和他一起做事的人,是否在被尊重、支持下、能挑戰自己、發揮潛能,更甚於短期內的事業獲利,及一般在意的成敗。
當然不是說獲利不重要,但很明顯賺錢只是他的手段、而非目的。他也並非因為有錢後才這樣做,反是因為這樣做了,而變得有錢。我感受的是,他的驅力是如何創新來改善社會,而持續在創造、改良、改善一家事業體。而這樣持續做下去,自然會產生顧客可感受到的價值,並帶來持續性的收益、及對品牌的忠誠。
而他挑選做一件事的基本原則幾乎都是,是否可挑戰現有守成又老舊、財大氣粗的公司,而做出可帶給客戶更多價值及服務。若有機會,那他就有興趣進入,成為一個產業破壞者
(disruptor)。
而
Virgin,其實就反應這樣的一種心情或心態:是否保持著年輕、以近於小孩的看事方式、並對現有的陳腐做出革新及挑戰。也許這,才是他成功的真正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