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8, 2013

善意的能力

前幾天涉入生平第一件刑案的調查。細節就不贅述 ,不過,參與其中的人,不僅花了許多時間及電話處理,也產生不少誤解、衝突、及心結。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大亂一場。體會很深刻的是,「溝通」的確困難不易、但也很重要。我們容易誤解別人,也容易讓別人誤解。

雖說「溝通」有時可當成一種可學習的技巧來看,但「溝通不良」只是形式上的說法,這兩天在反思此事時,發現更深層的問題,其實是缺乏一種「善意的能力」。

何謂「善意的能力」呢?這邊的「善意」指的是「希望他人好」的一種意圖,是相對於「希望他不好」的「惡意」。我的經驗和觀察是,「惡意」都是保留給敵人的 (或傷害自己的人) 。自己被傷害、或有損失了,人才會「希望他不好」(受懲罰或遭霉運之類的)。但對自己親近的人,認識的人,甚至一般的陌生人,通常不會「希望他不好」,或懷有惡意。

不過,「表達」和「接受」善意,我發現,其實需要有配套的「能力」。與其說它是一種特質,不如說它是可被學習、訓練、和培養的能力。不幸的是,這種能力,學校不會教,家裡也未必學得到。它的展現,因此常是一種隨機的、運氣式的存在。

為何這樣說呢?舉最簡單的例子:天下應該沒有父母會希望自己子女「過不好」,通常也會努力讓子女可「過得好」。這當然是一種「善意」。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父母與子女間的種種衝突:子女覺得被管、不被理解、不受支持等,而覺得父母煩、甚至「有問題」;父母也常覺得子女不聽話、或行為不佳。 這些衝突其實說明了光有意圖想對方好 (單純的「有善意」) 不必然表示會有良好圓滿的結果。如何適當、有效的「表達善意」,亦很重要。從結果來說,這種「表達能力」有時甚至比「意圖」來得更重要。

同樣的,能去了解對方對自己的善意,也就是「接受善意」的能力,也是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在自己感到受傷、被剝奪、或因對方而失去些什麼的時候。我們很難理解或想像,為何對方一個傷人的動作、話語,背後的目的居然是「希望我好」。問題也常出在這,很多傷人的事發生時,做的人並不覺得、甚至知道自己在傷人,這並非動機的一部分,但我們的確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傷人的事。

這樣的事一旦發生,受傷或受威脅的一方,自然就會開始懷疑並認定,對方是「存惡意」的。就算對方如何解釋或行動,都可能被繼續解讀為「他想害我」。此時就算對方是真心想幫助或挽回,這個努力也無法被看到,或發揮效果。這是缺乏「接受善意」的能力時,會發生的悲劇。

很有趣的是,我們常假設自己對他人的行為是善意的,但在自己受傷時 (即使對方不是故意的、甚至沒有意識到傷了人),預設假設卻都是「對方是惡意」的。很多衝突及誤解就這樣發生了,後續更多成效不佳、礦日費時的「溝通」,也接著而來。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我並沒特別的答案,也還在學習。只是體會到:若我們都能意識到,除了「善意」外,表達和接受善意的能力,亦是必要的配套措施,且是需要被重視、學習、甚至練習的能力。相信人與人間的關係,會更加的和諧、愉快、及自在。願大家都能重視並增進這種「善意的能力」。

Sunday, April 28, 2013

三十而退

古人說「三十而立」,昨天讀到一位美國人,他是「三十而退」。

此公自稱 Mr. Money Mustache (錢鬍先生),簡稱 MMM,是位 IT 產業的工程師。今年大概 37 歲,但早在 30 歲左右 (2007 ) 就和老婆決定「一起」退休了。

很多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是否賺了很多錢?或中了樂透、繼承一大筆財產?其實都不是。他和太太只是一般的中產受薪戶,和許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開始領薪過日。他也非有了龐大財產後才退休。而是透過「避免浪費」及「盡早投資」,使生活開銷完全可透過投資產生的現金流來提供,因此即使不工作,每月支出仍有保障。

他剛畢業的第一年也和多數人一樣,立刻買了新車、電腦設備及家具、常去 party、並偶而「犒賞」自己。第一年約 4 萬多美金的年薪,只存了五千左右。但從第二年開始,因希望提早結束對工作的依賴,而開始改變生活方式,並持續累積財富。

透過住在便宜的科羅拉多州 Boulder、靠單車交通、自己煮食、及只用二手或贈品生活,他和老婆及 7 歲兒子,每年僅要 2.5 萬美金即可生活 (約台幣 75 萬,相當於每月 6 萬多的支出)。而這個數字,可以完全透過他們每月的租金收入支付。此外他還有指數型及退休基金的投資,但因不須支出,只會持續再增值 (換言之,他即使不工作,財富還在持續增加中)

如果你猜他可能過得像苦行僧,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不但擁有一棟無貸款、市值 40 萬美金的房子 (室內面積 73 坪,加四套衛浴)、五部電腦及高速網路、全套音響及樂器組、七部腳踏車、可蓋房子的整套木工工具、及兩部車。他們也常旅行 (每年旅行約 3 個月),每餐都吃豐盛的有機食物,且住在鳥語花香、十分接近自然的區域,又可便利的直達都市。

其實這和很多中產階級的生活沒兩樣,那差在哪呢?以他的說法是,他們少了一種叫「其它」的花費:他們只買常用、且可用很久的物品,不買高跟鞋或按摩等「奢侈品」、一個月才外食一次,也很少開車 (只在去其它城市時才開),主要靠腳踏車通勤。只養一個小孩也較省,且不亂花 (自己做玩具、每月只花他們約 300 美金)。最後則是,他們沒有負債,也不舉債度日,他提到若加上房貸車貸,這樣的生活每年要多個 6 萬美金 (180 萬台幣)

不少人聽他「30 則退」,除了驚訝及不信,另一種反應是:我喜歡我的工作,並不想過無聊的退休生活。但這邊的誤解是,一個人退休後仍可繼續工作,並非就不再做事。只是你不再為了需要生活,而「必需」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退休的意義是,你不用再「為錢工作」,可以做任何自己感興趣、或有意義的事,一樣可以忙碌。

看了 MMM 的故事,敬佩之餘,主要還是訝異「真相」的確和一般的觀點差很多。多數人都相信自己需要穩定的薪水、持續的工作,生活才有所保障、或有一定的生活品質。真相是:你其實不需要很多年、長時間工作,才能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你也不需要靠大量消費 (其實是浪費),來維繫一個所謂的「現代生活」。養小孩,其實未必得花大錢也不需要透過犧牲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時間,來換得自尊、健康、快樂、或幸福。

或許這是 MMM 的親身故事中,真正重要的訊息。

Monday, April 15, 2013

心如處子

昨天碰巧看到 Sir Richard Branson (維京集團 Virgin Group 的創辦人) 的一些消息,因此對這位過去雖知道、但並不太熟的名人做了點研究,進而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事。

維京集團算是自英國1970 年起 Richard 創辦的事業,一開始只是個努力生存的雜誌社,後來卻擴展到航空、旅行、金融 、電信、音樂、甚至健保等領域,目前 5 萬多名員工,分散在全球 400 多家公司。

很特別的是,維京至今仍是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在一般的商業概念中,很少有公司可以在自己本業外仍成功的跨足到完全不同的領域 (想像微軟開始賣起汽水、或經營航空)。但維京卻是在多個領域中都建起成功模式的集團。

在一段約 20 多分鐘,十多年前的訪談中,Richard 談了他的經營哲學、處世方式、也回答了一般人會感到好奇、甚至不解的問題。

他的祕密是什麼?這是訪談主持人問的問題之一。Richard 的回答很簡單:他進到一個產業,只看他能否帶來些改革:做些比現有、無效率的模式,更好的作法。只要有改善空間,又有一群有心的「革命者」,那一家新的維京公司就會成立、並進入新領域。

這樣的作法,其實比較像是一家「有品牌的創投」(Branded VC) 而非公司,Richard 也承認。

但這些嘗試都會成功嗎?自然是很困難的。有些也會賠錢,甚至多年都在賠錢。主持人提到有人估計維京隨時有一半企業在賠錢。那怎麼辦呢?

多數老闆,或一般「正確」的商業作法就是:就收了吧。讓公司自然倒閉,再把資源轉到獲利更佳的領域或產業。不過這就是維京一個非常讓人訝異的地方:Richard 給每個新公司的保證 (也是他希望維京建立的品牌形象),是「絕不會」讓它倒閉。若持續虧錢,頂多縮減規模、把人員調到其它公司、或改善作法,但絕不會宣告破產後一走了之。

因此,不論是維京的員工或顧客,都願相信「維京」是值得信任的。而被問到他怎樣評估企業是否成功或該繼續投資時,Richard 說賺錢從來不是他的目標,他也從不單純為了「生意」而做事。他在意的是:這件事能否帶來社會的進步改變、還有夥伴們是否會感到驕傲。如果一個集團公司能增進社會福祉,就算在虧錢,集團還是會支持,直到成功為止。

他也舉個例子。他們曾併購一家虧錢的連鎖店,而不論怎樣做都還是持續在虧大錢。但後來適巧維京要跨足行動通訊,因此就將此連鎖店轉形成手機販售通路。卻因此成功將這個連鎖企業體轉成英國最成功的電信通路,帶來比當初投資多好幾倍的收益。

我雖還在「看熱鬧」的階段,但看著、聽著 Richard 的說法,我似乎慢慢看出一個脈絡:他在意的是社會改善,及和他一起做事的人,是否在被尊重、支持下、能挑戰自己、發揮潛能,更甚於短期內的事業獲利,及一般在意的成敗。

當然不是說獲利不重要,但很明顯賺錢只是他的手段、而非目的。他也並非因為有錢後才這樣做,反是因為這樣做了,而變得有錢。我感受的是,他的驅力是如何創新來改善社會,而持續在創造、改良、改善一家事業體。而這樣持續做下去,自然會產生顧客可感受到的價值,並帶來持續性的收益、及對品牌的忠誠。

而他挑選做一件事的基本原則幾乎都是,是否可挑戰現有守成又老舊、財大氣粗的公司,而做出可帶給客戶更多價值及服務。若有機會,那他就有興趣進入,成為一個產業破壞者 (disruptor)

Virgin,其實就反應這樣的一種心情或心態:是否保持著年輕、以近於小孩的看事方式、並對現有的陳腐做出革新及挑戰。也許這,才是他成功的真正秘密。

Monday, April 01, 2013

根求本質

前陣子和一位友人交流近況時,他提到工作常有貪多卻嚼不爛的問題,但一直無法改善。我則分享,自己雖有類似問題,但也注意到,有時可以特別專注的做事,根究原因,是因優先順序排得非常清楚,特別是在遇到某種生存壓力時。

因這席話,我因此反思自己「目前」優先順序是否清楚,或者說:到底什麼是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以致可花上大部分時間,甚至排開其它一切?

會這樣問,是因我現在有多重身份:既要做研究,也在學創業,同時照顧著 8 個月大的女兒。這三種身份都是不同的全職工作,因此近來生活相當忙碌、甚至是雜亂的。和過去的單純比,我還在學習適應。所以會想探討何事真正重要,而可放下次要的事。

過去的我主要在追求「自由」:一種擺脫外在局限,可無拘無束做事的狀態。經過多年努力,某方面來說我也做到了:已經沒有太多外在事務可繫絆我,但也在此時,我開始體會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對自己欲望或行為的掌握,未必取決於外在限制的多寡。

所以我把注意力改放在:怎樣可持續學習,以提升自我掌握度。但持續接受各種挑戰的結果是:生活似乎變得較為分散,做的事也開始變雜,慢慢有種失焦的感覺。

這問題被我暫擱著,直到午睡醒來,看到剛醒的女兒在我身邊玩耍時,突然有個答案。當時雖有一堆事待做,卻忍不住慢慢仔細地看著女兒:她正努力的踢腿、吃被單,一付悠然自得,愉快的樣子 (她是個容易滿足的小傢伙,只要吃飽睡足,其它大部分時間都會開心的玩耍)

看著她努力在吃枕頭套的樣子,映入腦中的是,這其實就是我想要的:體驗貼近本質的事。
我突然體會到的是:我追求的,其實是種對事物「本質」的了解。想著想著居然感動起來。要全面述說我當時的想法及感動,不太容易。但我在床上體會到,我目前的多重身份、及看似雜亂的生活方式,其實反映著我最新的學習和追求:了解事務本質,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怎麼說呢?

剛提的三種角色,雖然也有人在做,我卻在嘗試不太一樣的作法,以多去了解這三種角色,真正的核心或本質為何。

舉例來說,過去我曾一度大量產生論文,但現在我較注意的是,是否能做出真正有影響力 的工作。不僅是單純的多產,而是能帶來人類生活或社會實質的改變。

以學習創業來說,我也在嘗試一些和多數企業不同的作法。主要是以「相信、支持」為出發點,而非單純的賺錢。賺錢是實現某種理想的手段,而非目的。我也想知道,是否用異於一般的經營方式,以人性化的鼓勵取代恐懼性的處罰,可達到一樣、甚至更好的積效。

以當爸爸來說,我和老婆決定自己帶小孩,所以兩人分工,輪流在家親自照顧。這是我和老婆兩人都有全職工作,且沒有請保姆或長輩協助的情況下,做的決定。

種種具體做起來,雖看似雜亂不相關。但我在下午睡醒的那刻,躺在女兒旁看著她玩耍時,卻體會到,其實這都是探究事務本質這件事上,不同面貌的努力。我想了解的是,真正單純的做研究、創業、或當一個爸爸,所牽涉的核心為何?而怎樣是最簡單的作法?當我可去了解、體會、掌握時,是否也表示可以用一種更原始、更簡單、更真誠的方式來做事及生活?

這些努力雖還未給我具體答案,但的確已有些心得,可之後來分享。